記者1月18日從禪城區石灣鎮街道獲悉,石灣全力推進東平河北岸土地和物業征拆工作,基本完成東平路節點、瀾石港節點、瀾石公園節點、青年公園節點等項目的征拆和建設用地移交。
統計數據顯示,石灣已累計征收東平河北岸土地面積約541.66畝,拆除物業面積12.7萬平方米,下一步將加快推進石灣西段二期以及古灶陶韻段項目動遷工作。
完成土地征收面積超七成
作為佛山的“新城市客廳”,東平河水軸線的建設備受社會關注。東平河水軸線十大特色濱水亮點中,有六個在石灣鎮街道,自西向東分別為:古灶陶韻、星耀石灣、瀾石記憶、城市秀臺、活力新港、奇槎灣畔。
按照《佛山市東平河水軸線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一年建點、兩年連片、三年成軸的目標要求,石灣鎮街道圍繞東平河北岸公共空間和東平路景觀化改造提升的任務,全力推進東平河北岸土地和物業征拆工作,負責征收的土地約747畝、物業面積約28.47萬平方米。
截至今年1月10日,石灣鎮街道累計完成東平河水軸線項目合同簽訂土地面積約541.66畝,占總體72%,房屋拆除面積12.7萬平方米,占總體45%。城市秀臺、星耀石灣等節點開工建設,瀾石公園、青年公園建成對外開放,石灣西沿江工業建筑遺址文化走廊外立面改造順利完成,東平河北岸景觀整體提升。
其中,瀾改片區項目涉及征收總面積約74.93畝,已完成合同簽訂面積約74.42畝,已拆除構建物面積約4.9萬平方米。根據東平河水軸線港口藝術碧道項目規劃建設方案,該項目保留舊建筑物約1萬平方米,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構建物現已全部拆除,現已全面進入場地清理階段,第一期項目提前用地即將交付建設單位。
石灣西段一期、二期涉及征收土地面積共365畝、征收房屋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累計已完成合同簽訂土地面積約237.23畝、房屋面積約8.5萬平方米,已拆除房屋面積約4萬平方米。其中石灣西段項目一期已全部完成征拆工作,土地已移交區城綜局進行建設施工。石灣西段二期項目已開始入戶動遷工作。
東平路(汾江南路至佛山公園南側)道路工程項目總征地面積約72.85畝,總征拆面積2.23萬平方米已全部拆除,土地已移交施工單位進行施工。
多措并舉推進征拆工作
一直以來,征地拆遷工作對于政府、施工單位和征地拆遷對象等各方都是一大難題,既要保證建設項目順利進行,又要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
如何破解這道難題?在東平河水軸線項目的征地拆遷中,石灣鎮街道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加強政府引導、紀委監督,發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確保征地拆遷工作穩妥推進,為提升佛山城市競爭力、禪城“六城”建設貢獻石灣力量。
東平河水軸線項目征地拆遷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征地拆遷面廣、線長,土地征收面積大,拆遷物種類多,包括港口碼頭、工業倉儲用房、商業辦公用房、住宅用房、市場等,涉及面廣、協調難度大。
為統籌推進該項目征拆工作,石灣不斷健全組織領導,精心謀劃安排,健全機構、動員部署、靠前指揮、招商引資、督查指導等各項工作緊湊有序,確保征遷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與此同時,石灣鎮街道、村工作組深入各村、各企業、各商戶宣傳,召開協調會收集村民、企業問題訴求,做到“有求必應、有事必出、出必有果”,各部門合力快速高效地服務村民、企業,確保項目征地拆遷平穩進行和項目順利施工,讓東平河水軸線的項目建設惠及更多群眾,讓精品城區的理念更加深入民心。
石灣鎮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始終堅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市、區有關碧道建設決策和部署上來,以東平河北岸為軸線基礎,結合三龍灣建設要求,高品質建設城市濱水空間,傾力打造城市客廳,提升城市競爭力。
文/佛山日報記者馮棟 通訊員林琦
(編輯:劉陳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