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區人社局近日發布《佛山市高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性基地建設項目實施管理辦法》《佛山市高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實施管理辦法》《佛山市高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技師工作站認定管理辦法》《佛山市高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技能大師工作室認定管理辦法》四份文件,進一步明確高明區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性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師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申報條件等細則,將通過強化區內高技能人才培訓和傳承載體建設,推動高明區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強化載體建設 打造人才高地
人才是第一資源,能夠為城市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紛紛推出引才新招,通過攬才引智激活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活力,面對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高明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渴求人才。
事實上,過去幾年,高明不斷提升對人才引進工作的重視程度,著力完善引進人才的政策體系。2016年,高明先出臺了《關于加強人才工作創新發展的意見》,2020年,高明再出臺《關于實施“智匯高明”人才集聚工程的意見》綱領性文件,發布23條引才、育才、留才措施。
高明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十四五”期間,高明區要加強產業人才引育工作,加快實施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引進行動計劃,促進技能培訓服務發展,積極推進“三大人才”工程。
著眼于育才載體打造,高明區于近日發布《佛山市高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性基地建設項目實施管理辦法》等四份文件,鼓勵具備相關條件的單位申報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性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師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
具體而言,“技能大師”是指某一行業(領域)技能拔尖、技藝精湛、業績突出、品行端正、富于創新、業內認可的高技能人才。其中,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是指技能大師依托本區企業、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性)基地、職業培訓機構,開展技能攻關、技藝傳承、技能推廣、帶徒傳技等活動,并將技術技能革新成果和絕技絕活加以推廣的工作平臺。區級技師工作站則是指以本區企業、行業協會為主要載體,以高級技師、技師為團隊組建的,采取師帶徒等方式傳承技藝,培養思想道德好、技能水平高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產、運輸、經營和服務崗位等領域,熟練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術,具備精湛的操作技能,在工作中能夠解決關鍵技術和工藝性難題,且取得高級工(三級)、技師(二級)和高級技師(一級)國家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的人員。其中,區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是以培養急需緊缺人才為目的,為本區培養和儲備技能人才,為產業工人、在校后備技能人才提供技能培訓服務的載體。區級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性基地還需在全區中起到示范性引領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高明區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性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師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四大人才培訓和傳承載體的設立,均需與區內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圍繞傳統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行業(領域)組織實施,通過培育重點產業、行業高技能人才,激活地區發展新活力。
明確載體職責 促進人才成長
根據相關方案,區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性基地申報單位均需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和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分別需能對應滿足年培訓100名、200名以上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每年需面向企業、學校和社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年培訓規模不少于300人、600人,其中高級工以上培訓占20%、30%以上。此外,申報單位還需與大、中型企業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
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申報單位需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目標責任制,將技術工藝難題或技改項目交由領銜的技能大師組織實施,配備1名以上技術技能骨干,制定一套完善的技能大師工作室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區級技師工作站申報單位主要生產領域需具有3名以上技藝精湛的、并在生產實踐中能運用個人技能開展傳幫帶和帶領團隊解決實際問題的技師、高級技師。
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明區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性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師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通過申報成立后,區人社局將分別對應給予15萬元、5萬元、5萬元、5萬元的建設扶持經費;對獲評為省、市級稱號的,分別對應給予35萬元和25萬元、15萬元和1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建設扶持經費,將主要用于場室、基地所需儀器設備購置改造與維護、原材料消耗、技能攻關、人才培養、技能交流等支出。
此外,四類人才培訓和傳承載體在設立后還要建立日常工作臺賬制度,如實記錄開展各項活動,取得的業績,并實行年度評估制度,四類載體通過認定后,需于次年9月向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出第一次年度評估申請,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工作室運行情況進行綜合評估,評定等級。四類載體建設期滿后提出第二次年度評估申請,由區人社局對工作室運行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并同步進行建設期滿驗收。
文/佛山日報記者謝文駿
(編輯: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