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傳承中國》佛山醒獅欄目組來到西樵中學,深入報道、拍攝該校的“龍獅進校園”活動開展情況,據了解,該節目預計在今年春節期間,在央視《傳承中國》節目中播出,這將是西樵中學龍獅團第3次亮相央視表演。
西樵中學八年級學生表演南獅操。
南海是醒獅的發源地,西樵更是素有“龍獅源地、飛鴻故里”之美譽。富有民間傳統淵源的醒獅活動,早在隋唐就已成形,明清年間盛行。其中,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元宵生菜大會”,據載明代嘉靖年間便已形成,距今已經四百六十多年。去年,經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評審認定,西樵鎮憑借醒獅文化再次獲得“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
村村有獅隊,處處聞鑼鼓。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在西樵鎮政府和多方民間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西樵龍獅運動、醒獅生菜會等傳統活動促進了各路醒獅團隊的發展,吸引了廣州、中山、東莞、肇慶等周邊地區的醒獅隊伍前來同慶,龍獅運動的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發展至今,西樵鎮33個村和社區均有各自的龍獅隊伍,每逢重大節日和喜慶場面,這些民間獅隊發揮著重要的文化職能作用。此外,西樵17所中小學目前都擁有自己的獅隊,每年都舉辦“南獅運動進校園”比賽活動,承擔著培育下一代西樵龍獅人的重要歷史使命。
西樵中學威武龍獅團。
西樵龍獅武術運動協會基地兼西樵中學威武龍獅團成立于2007年,有效推動了本土民間南獅武術發展。西樵中學積極開展“龍獅進校園”活動,旨在讓學生了解龍獅文化的起源,推動、普及發展、促進校園龍獅文化運動。西樵中學威武龍獅團不但繼承了龍獅精神與藝術風格,而且向國內外頂尖的團隊借鑒與學習融合傳統與現代獅藝文化,提高學生的龍獅文化運動水平。
央視《傳承中國》節目以表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主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以真切動人的故事展現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在拍攝現場,西樵中學八年級8個班近400人表演了大型南獅操,同學們動作規范而整齊劃一,精神狀態飽滿而充滿自信,一蹦一跳,撲、閃、騰、挪,精彩盡顯;一顰一蹙,喜、怒、哀、樂,神情逼真,充分展現了西樵中學在龍獅課程探索上取得的成效,
西樵中學威武龍獅隊梁教源教練(左)與央視欄目主持人探討龍獅文化精髓。
展示龍獅技藝。
通過近年的努力,西樵中學“明理教育”碩果累累,特色課程異彩紛呈,該校威武龍獅隊多次參加國家級龍獅比賽獲得金獎,部分隊員除了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晚會演出,還參加了央視2020年元旦賀新春音樂晚會表演。作為農村初級中學,西樵中學龍獅團的參賽表演,充分展示了西樵中學校本特色課程的豐碩成果,體現了該校明理教育辦學特色的成功之處,南海龍獅校本課程已打造成西樵中學特色課程建設的一張名片。
文/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 區輝成 通訊員 潘思炫
圖片由學校提供
(編輯:杜思雅)